这次学琴前,难得有个空缺的时间能与老师聊一聊。交谈中,了解到在我们学琴时间段的一个孩子,也是刚开始学钢琴。因为家里以前买了个电子琴,缺乏正确指导的乱弹琴已经让她养成了无规则的习惯,一时间难以纠正。现在学起钢琴来最费功夫的就是纠正指法。这样显然还不如我们从零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填写简单。几周来的练习,我觉得儿子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同样是在于指法,其次便是节拍。
1、 复习。弹奏《玛丽有只小羔羊》,上周的练习依然是有很大进步,这种进步有时能带动儿子学琴的积极性。这首曲子便是一例,后来练习时我还给他加入了左手的伴奏。当时的感觉的确让他耳目一新,有时会高兴地主动要求弹。在练习中,曾经发现越是时值长的音符,节拍感把握得越好;而越是时值短的音符,孩子就有些求快了,有抢拍子的倾向。因此,只得反复强调按节拍来,不要操之过急。还好,在老师数拍子的情况下,发挥得还不错。
复习弹奏前面的两个小矮人乐曲。这两个曲谱只是节拍不同,在切换节拍时孩子还是有点反应不过来。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真是不易。这次,小韩老师特别强调了一下指法问题。包括大拇指不应冲外伸,应适当往里收。二指、三指的触键关节还是有些发瘪。尤其是还有一个我没注意到的问题:原来孩子在手指触键后竟然还会站不稳,有时会上下滑动。这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其次,就是手的位置不能太靠里,照《学琴日记》里的说法便是,需要空出一枝铅笔的距离。
2、学习A音。训练左手的3指。弹奏《伞兵》。现在3指已经能够独立弹下去,但还是有个力度的问题。即抬指还不够,落键太轻。关节过于灵活,站立不稳。
另外,就是弹奏《越过山坡》。这两首曲子在加入这些新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不同节拍的练习。
3、学习弹奏《雷格泰姆舞》。这首乐曲是一种多切分音的早期爵士乐。因此,这里添加的一个音乐知识就是“切分音”。这也是因为音符时值长短形成的一种效果。这首曲子的切分音表现为“1:2:1”,合为四拍。课堂教学时间过于短暂,基本上是知识点了解后就差不多了。感受这种切分音效果的时间都没有。
学琴回来后,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是弹奏了《伞兵》。基本上都是在慢节奏的标准下练习,训练强度正合适。照此进度估算,这一册教材离结束应该还有好几堂课的时间,所以,也不太明白,只比儿子早一堂课的一个小弟弟怎么就开始了第二册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