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6 | 重温《穆斯林的葬礼》
类别(书山碟海) | 评论(1) | 阅读(166) | 发表于 13:51
今天在坛子里转时,无意中看到有人在讨论《穆斯林的葬礼》,这把我拉回到了十年前,还在学校吃皇粮的时候。现在对于这《穆斯林的葬礼》印象也不是很深,只知道自己是一直在坚持抱着自己的收音机听着小说连续广播的。也只知道其中有个叫新月的女孩,知道故事让我很感动。其它,就没有什么印象了。那时候,十几岁的我也许对这种题材的东西总是理解不太深刻,只是心存感动而已。

网上一查相关的评论,好评如潮,但下面这篇倒让我提起了一些兴趣,觉得自己非得再读不可。十年后的今天,不妨重温一下,也许我会有更新的感知。

=================================

穆    斯    林    的    葬    礼  
作者:丽蒂雅
        
这本书其实在2年前就看过了,厚厚一本,看起来还是蛮吸引人的,娱乐性不错。这几天看到到处有人argue此书。我也就来闲聊一下。

这本书是因为我朋友推荐才去拜读的,听说还获得了什么奖,评论更是天花地乱说的跟诺贝尔差不多了。不过看完之后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出色的书,虽然刻薄,但是不过是一本琼瑶公式的小说穿上了少数民族信仰的神秘外衣,加上一些跨世纪的家族联系,和一些眼花缭乱的玉器常识,让这本书看起来比它实际要充实一些。但是作为娱乐小说写的还是可以,作为获奖作品就差太远了。

优点虽然不少,但是败笔却是致命的。

这本书有3个爱情故事,3代家族的起伏和破灭,所有有了历史的沧桑感。文笔也不错,拿起来就会吸引读者。
现在就让我批评以下致命的败笔之处。

人物公式化。女主人公一定美丽多情,但是这种美丽多情并不是透过心理活动,行为描写,或者情节的展开的,而是用作者一堆漂亮却空虚的文字描写出来的。男主人公一定钟情英俊多才,形象单薄,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所有的特点都是用华丽的描写概括出来的。

打着爱情的幌子为自己的作为开脱。那个老头娶了一个老婆后来在英国又和人家的妹妹纠缠不清还生了个孩子,最后竟然把孩子都带回家来了。TMD。一个外面彩旗飘飘的男人,又唧唧歪歪不敢离婚,白送给我都不要,居然还有两个女人爱着他。标准的YY。而作者居然用华丽的爱情幌子把这个老头描写成聪明英俊才华横溢的正面人物。把他苦守家庭的妻子,孤独的支撑着家族度过战乱的女人描写成一个泼妇。世间有背叛,又痛苦也会造就各种各样的苦涩。如果要真正想要描写这些真实的感受,那就不应该惧怕去寻找一个角色的内心。他们会犯错误,会认识自我,然后会前进。他们会伤害别人,会让他人痛苦,但是也会伤害自己。但是绝对绝对不能用美丽的爱情给自己开脱,让自己的错误变成正确,让他人的痛苦变成庸俗。比如这个老头子,犯错了也就算了,居然100年不认错,还老觉得自己的结发妻子俗不可耐,早干嘛去了,女儿都长那么大了还觉得自己是那个永远正确的当家的。

就这些,足以让一本小说的人物没有深度,小说本身失去了可能发掘的意义。

爱情空想化,那个少女少男的对话怎么那么眼熟呢,哦,原来琼瑶阿姨早就用过300遍了。爱情是脆弱的,空虚的,用海誓山盟的失落构造一个人生命尽头的辉煌,而不是用爱情的力量让两个人坚强起来。虽然书中并没有说爱情是脆弱的,但是一个依靠爱情生活的女孩子,又怎样能让人相信这样的爱情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力量呢?如果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没有爱情,她又该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活下去呢?

家族跨越太久远,以至于后来的人物故事十分苍白。一个上了大学的女孩子简单的恋爱故事,在我看来纯属多余,处理成配角反而合适。

后面的穆斯林礼仪就不多说了,不过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外套,跟小说的灵魂无关。

先写这么多,有人砸我再说。

Waxlrose的回复:
要看年代阿,那个年代正经的长篇小说奇缺,只要够厚重历史的作品就可以获得茅盾文学奖啦。而霍达最能写的就是大部头。那本《补天裂》,看了更昏。
不过说起来,茅盾文学奖作品,没有几部能让现代人看的喜欢的。包括了我喜欢的王安忆,看到那本《长恨歌》,也就作罢。还有<平凡的世界>,作者够勤奋,但是书的好坏不是勤奋的问题吧(唔,这样说一个死者有点不够尊重)。
倒是《尘埃落定》,一开始看到就觉得——唔,居然也有了一本能让眼球亮一亮的东西。

0

评论Comments